-
酒品見人品?飲酒本身是一種文化,更體現著涵養
發布時間:2020-08-12文章來源:安徽省老貢酒業有限公司中國的酒文化可謂是博大精深,據史書記載,從先秦時期,“酒”就已經出現了,為此酒文化也就產生了。中國作為禮儀之邦,酒一直以來都是宴席上必不可缺的飲料佳品。
不管在何處,一旦到了酒桌上,面對的就是一種文化,所謂“酒品見人品”也是中國酒文化的延伸,既然是文化,便需要細細品味。 在酒桌上,不僅座次有講究,喝酒也有講究,觥籌交錯中,要注意老幼尊卑的潛規則。只要酒桌上有長者,作為晚輩不管長輩是否喝得,自己都要滿杯為敬,并且動作也要謙卑,要穩而慢的舉起酒杯,杯口要低于長者以示尊重,碰杯時輕輕觸碰便可,必要的時候,要說上幾句吉利話,然后干凈利落地一飲而盡,表示對長者或者尊者的敬意與尊重。
當然,酒品并不是說一定要多喝,而是要量力而行,即虔誠豪爽地對待每一位酒桌上的賓客,又要避免自己喝醉,失了儀態。 中國的酒文化與茶文化有相同之處,尤其是在中國古代,喝酒就像品茶一樣,是一門為人處世的門道。其中也講究心情與氣質,在中國古代也有不少酒圣,比如我們熟知的幾位大詩人。
詩仙李白,不僅詩寫得好,酒品也不錯,心情好時來一杯助興,失落時來一杯借酒消愁,趁著酒勁寫出了不少好詩?!盎ㄩg一壺酒,獨酌無相親”,獨自一人小酌一杯略顯孤獨,于是“舉杯邀明月,對影成三人”。 在《妖貓傳》中也讓我們熟知了李白描寫楊貴妃的詩句:“云想衣裳花想容, 春風拂檻露華濃”,李白不少佳作都來自于酒后,難怪被尊為詩仙。
如果說酒對于李白是助興的,那么對于同樣愛喝酒的陶淵明來說,便是解愁的。陶淵明心懷大志卻過著與世無爭的田園生活,偶爾來壺小酒,來平衡心中的躁動,甚至還寫出了《飲酒十二首》的佳作,以酒寄意,詩酒結合,體現著獨特的酒品。 當然酒品好不好,并不是非要強喝,而是要飲酒有度,既能喝酒還要會喝酒,不可酒后失態。
如今酒文化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友人相聚助興或者款待來賓,更多的用于職場,似乎談事總少不了應酬。在團隊建設中,也少不了喝酒,似乎在那種微醺的狀態中,最適合打“感情牌”。 而對于酒品好的人來說,不僅僅是防止自己飲酒過度而失態,同樣也要防止他人喝多,看到對方已經滿臉通紅或者有醉意,就要適可而止,誠勸對方下次再碰共籌,畢竟飲酒過度也傷身。
酒有兩面性,香氣迷人同樣也辛辣提神,這也讓酒有了兩面性,有害也有利,酒的好壞也決定于飲酒人與勸酒人的人品,故“酒品見人品”。小酒怡情大酒傷身,通過喝酒就能感受到對方是敵是友。 在酒桌上,既讓大家飲酒酣暢淋漓,同時又不會傷身,這個度也是生命尺度的丈量,關乎肉體,也關乎心靈。
喝杯老貢,情深義重!
老貢酒財富熱線:17356729123李總
上一篇: 經常陪你喝酒的人,往往是最懂你的人下一篇: 周末,小酌一杯老貢酒